7月31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fā)《關于加快推進全國一體化在線政務服務平臺建設的指導意見》 (以下簡稱《意見》),就深入推進“互聯網+政務服務”,加快建設全國一體化在線政務服務平臺,全面推進“一網通辦”的工作提出指導意見?!兑庖姟放c6月發(fā)布的《進一步深化“互聯網+政務服務” 推進政務服務“一網、一門、一次”改革實施方案》的不同之處在于,一個是提供了服務方式的優(yōu)化思路,一個是提供了服務平臺的建設理念,但皆在探討我國“互聯網+政務服務”未來的發(fā)展方向和行動策略。
《意見》指出了我國目前政務服務平臺建設存在管理分散、辦事系統繁雜、事項標準不一、數據共享不暢、業(yè)務協同不足等,并且政務服務整體效能不強,仍不同程度存在辦事難、辦事慢、辦事繁的問題。要求政府部門進一步強化頂層設計、強化整體聯動、強化規(guī)范管理,加快建設全國一體化在線政務服務平臺,著力解決企業(yè)和群眾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推動政務服務從政府供給導向向群眾需求導向轉變,從“線下跑”向“網上辦”、“分頭辦”向“協同辦”轉變,全面推進“一網通辦”,為優(yōu)化營商環(huán)境、便利企業(yè)和群眾辦事、激發(fā)市場活力和社會創(chuàng)造力、建設人民滿意的服務型政府提供有力支撐。
綜合《意見》的指導思想及任務要求,國脈認為全國政務服務一體化平臺建設可歸納總結為三大主要重點工作任務:
重點工作任務一:政務服務平臺一體化
一體化政務服務平臺是指凡是能在網上申辦的事項,都集中到一個統一的網上申辦。構建全國一體化政務服務平臺是實現政務服務一體化的載體和技術支撐,無論是資源整合還是業(yè)務系統整合,都離不開這個一體化政務服務平臺來支撐。過去存在的一個普遍問題就是缺乏一個統一的政務服務平臺,不同層級的政府有不同層級的政務服務入口,同級政府不同部門也設置不同的政務服務入口,不同的行業(yè)都在自己的專業(yè)網上分別設置不同的專業(yè)政務服務入口,導致政務服務入口眾多且互不聯通,導致辦事人難找辦事門。
從全國來看,廣東省提出的“數字政府”改革緊緊抓住組織、制度、流程、數據、平臺的一體化,其一體化方案是全國最具前瞻性和引領性的。目前己構建起服務覆蓋省、市、縣、鄉(xiāng)鎮(zhèn)街四級的政務服務門戶-廣東省政務服務網,己構建起省市兩級政務信息資源交換共享平臺,目前正在構建廣東政務信息資源共享網站和"開放廣東"平臺。
重點工作任務二:政務服務一體化
政務服務一體化是對全國一體化政務服務平臺工作目標的落實和任務細化,文件從要素、流程、載體、數據、上下融合提出比較全面的要求。其中,“一網通辦”、跨時空辦理,“一次認證、全國漫游”,全流程網辦將是未來發(fā)展的必然趨勢,為優(yōu)化營商環(huán)境、便利企業(yè)和群眾辦事、激發(fā)市場活力和社會創(chuàng)造力、建設人民滿意的服務型政府提供有力支撐。
“一網通辦”要求事項辦理從申請到受理、再到審批、最后到結果辦理反饋甚至打印出證的辦理全過程都在一個統一的網上進行,實現全流程網上辦理,達到事項辦理“最多只跑1次”甚至“零跑動”、“不見面審批”的目的。實現一網通辦既是資源整合、政務服務一體化平臺搭建、業(yè)務協同的目的,同時也是政務服務體系一體化的目的。因此,在國家政務服務一體化建設中,必須要重點突出“一網通辦”,把推進“一網通辦”作為整個政務服務一體化建設的重要工作任務來抓。
而在推進“一網通辦”工作中,政務服務事項的梳理、業(yè)務流程的再造是各級政府部門開展網上政務服務、優(yōu)化政府網上服務供給的根本前提。國脈認為,目前無論是深圳提出的全流程網辦還是佛山的網辦“雙零計劃”,規(guī)范服務事項、規(guī)范辦事流程都是以事項清單標準化管理為基礎,構建統一業(yè)務支撐體系。
重點工作任務三:公共支撐一體化
公共支撐一體化是支持跨部門跨層級跨區(qū)域信息共享,實現政務服務事項就近能辦、同城通辦、異地可辦的關鍵。構建統一身份認證、統一電子印章、統一電子證照、信息資源共享交換平臺則是公共支撐一體化四個重要支撐平臺。統一網絡支撐要通過網絡通、系統通和數據通,才能實現全國政務信息資源的整合共享,推進政務信息系統一體化建設,而統一數據數據共享則是提升政務服務質量,實現數據供需對接的重要保障。
數據的共享的業(yè)務應用分為需求和確認。需求部門可以對事項去提需求,然后對數源部門去進行相關數源的確認,通過對需求及數源工作的確認梳理,達到最終供需對接目的。所以共享信息資源不僅僅是國家向地方打通網絡匯聚數據,更重要的是各個省市可以通過國家數據共享交換平臺提出數據需求而得到相應數源的供應對接,真正讓數據活起來,實現可持續(xù)的數據共享體系。
國脈互聯作為國內領先的大數據治理和互聯網+政務服務專業(yè)提供商、政務大數據推動者和實踐者,自主研發(fā)的數據基因系統通過數據元管理標準化實現數據規(guī)范編輯、智能管理、關聯應用和共享開放,解決了政務服務平臺建設中存在的管理分散、辦事系統繁雜、事項標準不一、數據共享不暢、業(yè)務協同不足等核心問題,目前已在浙江、廣東、海南、河北、南寧、舟山等多地應用。
華南區(qū)總經理劉佳 國脈研究員董穎
產品官網
官方微信
附1:“2018年第四屆中國互聯網+政務評選活動”啟動通知
中國“互聯網+政務”評選活動(始于2015年,一年一屆),由中國社會科學院信息化研究中心、北京國脈互聯信息顧問有限公司聯合發(fā)起主辦,旨在準確把脈我國“互聯網+政務”發(fā)展現狀,通過“以評促建、以評促改、以評促管”提升我國互聯網+政務服務發(fā)展水平。是中國“互聯網+政務”創(chuàng)新瞭望塔,歷屆活動都受到政府有關部門、企業(yè)屆的廣泛關注和積極參與,取得了良好的社會影響和業(yè)界口碑,其中2017年共有300多個案例參評。
2018年第四屆中國互聯網+政務評選活動已于近日啟動,并計劃于8月中下旬面向全國開辟在線報名/推薦通道。本次活動將在往年基礎上,評選“互聯網+政務”十大創(chuàng)新人物和優(yōu)秀實踐案例100強。結合“互聯網+政務”數據賦能、協同共享的發(fā)展新形勢,案例100強將分為“兩類五組”,包括民生服務50強(精簡行政審批、改善社會服務)和營商環(huán)境50強(優(yōu)化營商環(huán)境、激勵創(chuàng)業(yè)創(chuàng)新、深化商事制度改革)。經專家評估和評審后,最終評選結果將于“2018年智慧中國年會”(千人峰會,2018年11月22-23日在北京舉行。該系列峰會始于2009年的中國智慧政府發(fā)展年會,已成功舉辦9屆)上隆重發(fā)布和頒獎,部分優(yōu)秀獲獎單位/個人還將有機會發(fā)表主題演講,分享其獲獎案例和實踐經驗。
附2:往期回顧
第三屆中國“互聯網+政務”50強評選
2017互聯網+智慧中國年會
原創(chuàng)聲明:本文為國脈智庫獨家原創(chuàng)文章,如需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