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紙合同預示著普元與國際軟件巨頭們開始實時同臺共舞了。
如果提一個這樣的問題:對于新一代的軟件開發(fā)模式和方法,其規(guī)范和標準是什么?可能絕大部分的人都會說SOA。
然而,普元軟件副總裁程朝暉說,這個回答是錯誤的。
因為SOA既不是軟件開發(fā)的方法,也不是軟件開發(fā)的標準。它只是一個更大的軟件架構概念和CIO/CTO的IT策略,就像“中間件”這個詞一樣,SOA的外延很廣。
對于這個問題而言,SCA是現階段更準確的答案。
站在SCA這一未來制高點的前沿,為自己獲得技術與知識產權的領導力,讓中國軟件企業(yè)能夠取得戰(zhàn)略性的勝利,就是普元軟件今后要努力實現的野心。
SCA是SOA道路上的靈魂
SCA是什么?
要說SCA,就必須要說SOA。
2006年1月,IDG最新的調查顯示,SOA的發(fā)展勢頭越來越猛:將把SOA作為今后12個月內的關鍵或重要項目的調查對象的比例增加到52%;79%的調查對象表示,SOA將是未來5年的關鍵或重要項目。SOA已經成為IT市場的焦點和趨勢。
盡管SOA已成為大勢所趨,但這并不意味著從此SOA就可以“飛入尋常百姓家”,相反,實施SOA潛在的風險遲滯了部分用戶邁向SOA的腳步。而這些潛在的風險中,有一個橫亙在面前的巨大陰影就是標準化問題。
形象地說,SOA就是將現有的一些功能模塊打包成獨立的程序包,命名為“服務”模塊。這些服務模塊(構件)在整個軟件系統(tǒng)的角色相當于在樂高玩具中所用到的小磚塊。對于這些服務模塊,需要對其接口進行良好定義,使得其他的應用系統(tǒng)可以使用“拿來主義”,方便地使用這些服務模塊。通過創(chuàng)建服務模塊庫,將所建立的模塊集中到模塊庫中,這樣,利用庫中的服務模塊,可以方便地構建出所需要的應用系統(tǒng)。這好像我們在樂高游戲中,使用同樣的小磚塊,只需要對磚塊進行重新排列,我們既可以搭建出城堡,又可以搭建成鱷魚或飛機。
那么問題就是,怎么樣讓這些小磚塊的外形不管大小,但都是合乎標準的,可以在我們的手中方便地調用,組合出城堡、大樓,而不是奇形怪狀,高低不平,無法組合。
SCA應運而生。2005年11月,IBM、BEA、Oracle、SAP等公司共同發(fā)布了兩項針對SOA的重要構件模型規(guī)范——SCA 0.9(Service Component Architecture,服務構件架構)和SDO(Service Data Objects,服務數據對象)。
SCA是一種全新的、跟語言無關的編程模型,它提供了一種統(tǒng)一的面向服務構件的調用方式,從而使得客戶可以把不同的軟件模塊通過服務構件的標準化而統(tǒng)一地封裝起來和被調用訪問。而SDO則作為一種數據編程架構和API,它統(tǒng)一了不同數據源類型的數據編程,讓開發(fā)人員可以從不同的數據源以統(tǒng)一的方式訪問和操縱數據。
可以說,SCA以面向構件的方法,簡化了客戶的業(yè)務邏輯編程,提高了應用的靈活性。而SDO則更進一步從數據對象上大大簡化了開發(fā)。作為SOA實施的重要構件編程規(guī)范之一,面向構件的架構SCA/SDO將為SOA發(fā)展推波助瀾,并最終極可能成為事實上的標準。
如何躋身富豪俱樂部
SCA 0.9并不是最后的標準,它只是拋磚引玉而已。事實上,與SCA 0.9相比較,現在不斷更新、變動的SCA規(guī)范已經面目全非,幾乎是推翻重來。因此,SCA和SDO離正式標準還有距離,還需要全世界致力于此的軟件企業(yè)群策群力,共享彼此的信息和經驗,一起推動SCA和SDO的正式標準。而這也正是機會所在。
在這樣的背景下,最早是由IBM、BEA、IONA、Oracle、SAP AG、Sybase、Xcalia 和 Zend建立了這一領域的組織,此后,致力于合作建立SCA和SDO標準規(guī)范的業(yè)界領先技術廠商不斷加入,最后形成了包括普元軟件在內的17家軟件企業(yè)成員的OSOA聯盟,官方網站是www.OSOA.org。這個強大團體共享彼此的經驗,共同開發(fā) SCA 和 SDO 技術(包括全新與更新的規(guī)范草案)。
屠龍寶刀,武林至尊,號令天下,莫敢不從。
誰能站在SCA/SDO標準的前沿,誰無疑就擁有了未來的核心競爭力。而加入OSOA聯盟,則是致勝的第一步。
在這個重要時候,普元作為唯一的國內軟件企業(yè),加入OSOA聯盟,與其他國際廠商協(xié)同,一起參與制定影響下一代企業(yè)業(yè)務邏輯與數據編程的架構與標準。
OSOA聯盟,宛如一個富豪俱樂部,加入的門檻高而又高。那么為什么是普元?這不是一個意外的結果。
早在5年前,普元軟件就致力于構件平臺的研發(fā)。5年的投入,普元在技術和產品上積累了大量的知識和經驗,擁有了豐富的構件庫。從2001年發(fā)布面向構件的中間件產品——EOS 1.0版始,普元軟件目前已推出了EOS 5.1版,并在2006年5月發(fā)布面向中小客戶的EOS 5.1社區(qū)版。與此同時,普元軟件在電信、金融、電子政務、制造業(yè)、能源、交通等領域,擁有了中國電信、中國移動、工商銀行、交通銀行、外交部、寶鋼等幾百個旗艦級的行業(yè)客戶,和國內的用戶一起成長,摸索出了很多寶貴的經驗。
除了本身的實力,普元的巧妙策略也可見一斑。在申請加入聯盟的時候,借助在上海舉辦2006年世界軟件工程大會的契機,普元請來了參與SCA標準的IBM Rational產品事業(yè)部CTO Martin Nally。Martin Nally與普元CTO黃柳青進行了尖峰對話,了解普元的技術與思路,并親眼目睹普元的用戶實踐。黃柳青說,基于中國軟件的土壤,那些基礎的、大量的、隨機的、多層次的,以及持續(xù)的變化需求,使得構件在中國的粒度更小。這些粒度更小的構件可以讓SOA在中國得到更深入、更徹底的表達。Martin Nally則感慨說,之前他的確沒有想到,在中國,構件已經耕耘了好多年,已經發(fā)展得相當迅速了。
在這些努力之下,普元憑借其出色的成績單躋身富豪俱樂部,加入了OSOA聯盟。在軟件核心技術標準大都被國外企業(yè)掌握的現狀之下,可以說,普元加入OSOA聯盟是一次有可能導致中國軟件產業(yè)戰(zhàn)略性突圍的事件。
加盟之后普元的“大算盤”
加入OSOA聯盟,對普元來說無疑打開了一扇與軟件巨頭實時同臺共舞的窗。首先,作為成員企業(yè),普元有權利和國際上那些企業(yè)一起平級地、在沒有任何隔閡的情況下去探討相關的問題,獲得他們的最新信息。每天,普元都要參加所有成員企業(yè)的交流活動,可以下載最新的標準和規(guī)范,了解其他企業(yè)的最新信息和經驗。
同時,加入一個可謂全球軟件企業(yè)巨無霸的俱樂部并與他們同臺工作,對于普元的自身影響力和宣傳工作,也是事半而功倍。當然,普元也有義務,要把普元的最新信息和資料與其他成員共享,并且在市場上,要竭盡全力推進SCA/SDO技術。
應該說,并不是每個加入標準組織的成員企業(yè)都會獲得最后的勝利,最后標準的天平偏向于哪個企業(yè)還不得而知。但是,普元希望把有關的信息都在SCA/SDO的中文社區(qū)里面更新,并且獲得一些中國廠商、開發(fā)商、客戶等更為廣泛的反饋,再由普元統(tǒng)一把這些代表中國市場的聲音反饋給國際組織,最終影響標準甚至成為標準。更進一步來講,普元可能會發(fā)起一個在這個組織里還沒有的工作,那就是構件管理。它解決的是當客戶所有的流程變成一個構件之后,如何去進行有效管理的問題?,F在它的管理相關標準還不存在,而普元在此有非常多的經驗,有可能會嘗試成立這樣的技術組,去引導最后的標準。
“這一技術在中國已經有了眾多的客戶和開發(fā)商的實際使用和相關經驗,目前,國外反而還缺少經驗。我們的產品也很成熟,相信普元可以給SCA標準組織更多的實踐經驗和市場反饋?!背坛瘯熯@樣講到。
而普元本身也為未來的SCA/SDO標準做著充分的準備,以便在最快的時間內與SCA/SDO標準接軌。
普元曾設計了從2006年到2008年的產品路線圖,產品內部開發(fā)代碼依次為:Phoenix(鳳凰)-Bibo (碧波)-Olympics(奧林匹克)。預計在2007年發(fā)布的Bibo版本將全面采用最新的SCA/SDO國際構件技術和規(guī)范;而在2008年出貨的Olympics版本,更將變身為新一代的面向構件的中間件平臺,并符合最新SCA/SDO規(guī)范和標準。從Phoenix到Bibo再到Olympics,普元EOS將不斷演進,并成為中國第一個全面支持SCA/SDO國際構件標準的企業(yè)應用平臺產品。
長期以來,中國軟件在與國外軟件的競爭中往往處于被動,缺乏戰(zhàn)略上的競爭優(yōu)勢。無論從國家安全還是產業(yè)角度,中國都需要一場場在軟件領域的勝利突圍。這不僅是必要的,而且是必須的。至少這一步,普元軟件邁得相當漂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