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期間,根據規(guī)劃,陜西在信息化方面將實現六大目標,以打造數字陜西。在信息化發(fā)展中,陜西省確定了兩網、四庫、兩中心、一平臺的頂層設計路徑,以避免不必要的重復建設,讓信息化全面為社會服務。
長安通已經使西安的市民感受到出行的便利,“長安通將逐步延伸出乘坐出租車、繳納水氣熱費、小額支付等多項功能?!标兾魇」ば艔d副廳長蔡蘇昌說,長安通現已發(fā)行了400萬張,充分考慮到西安市城市容載量和正常運營情況,“基本與當初的省工信廳和西安市政府協(xié)商所設定的目標相符?!?/p>
他說,一卡通工程的推進正是陜西信息化建設為城市居民提供便捷生活的具體體現,“接下來需要通過和其他相關地市的協(xié)商,把西安市一卡通按照省級標準在全省復制,使其他地市也能夠建成這套系統(tǒng)?!?/p>
在白河縣,農民已經能夠在自己的行政村內享受到遠程醫(yī)療,“白河模式”讓農村信息化落到實處?!叭∞r村信息化將以白河模式為范本,整合全省的信息資源,推進遠程醫(yī)療的覆蓋面。”蔡蘇昌說。
這僅是陜西信息化建設的兩個方面,根據工信部的安排,陜西基本上按照農業(yè)、企業(yè)、政務、城市社會四個方面在推進,在“十一五”期間,政務信息化建設也是穩(wěn)扎穩(wěn)打,在電子政務層面,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體制已在運行之中。
據了解,陜西省信息化領導小組辦公室已經規(guī)劃了全省共享集成基礎性信息,為“十二五”期間全省共享體系建設打下了堅實基礎。
數字陜西即將呈現在人們面前。
挑戰(zhàn):兩化融合
數字陜西代表了陜西信息化的發(fā)展水平。
從“十一五”到現在,是陜西省信息化發(fā)展最快的一個時期。據悉,“十一五”信息化規(guī)劃提出了八項主要指標,有六項是超額完成的。目前,陜西省信息化發(fā)展指數從2005年的0.581到2010年的0.70。
據蔡蘇昌介紹,發(fā)展指數是衡量一個國家和一個地區(qū)信息化發(fā)展的綜合指數,“我省在全國大概排名第九位,列西部第一位,這和我省的經濟發(fā)展狀況相比較而言,信息化的排名相對靠前,但和全國發(fā)達地區(qū)相比較,我省處于信息化第二梯隊的下排,和全國相比較我省也并不走在前列。”
面對“十二五”期間打造數字陜西的若干目標,“需要理清和劃分優(yōu)勢項和弱化項各自的前景和困難?!?/p>
陜西省在信息共享層面上的認識和需求非常明確,但是缺乏全省的系統(tǒng)推進,“同時,兩化融合層次相對比較偏低,特別是中小企業(yè),很少涵蓋自己的核心領域,主要是在電子商務層面上做很小一部分?!辈烫K昌表示。
“其中兩化融合的困難直接體現在企業(yè)信息化的層面上?!辈烫K昌說,在“十一五”期間有58%大型企業(yè)信息化應用已經涵蓋了核心業(yè)務,50%以上企業(yè)推廣應用電子商務。
陜西省工信廳曾經做過摸底調研,摸底的結果是,陜西的大型企業(yè)、大中型企業(yè)信息化水平在全國是靠前的,“特別是我省大型企業(yè)相對比較多,其中包括相當數量的央企,它們的信息化水平相對比較高,整體帶動了我省的總體企業(yè)信息化的水平在全國處于中等偏上水平,比如延長、西飛、618所、陜鼓、寶雞卷煙廠等企業(yè)?!?/p>
“但小型企業(yè),特別是微型企業(yè)信息化水平和全國的差距還是比較大。”蔡蘇昌說,工業(yè)化和信息化現在還處于“兩張皮”的現象,相當一部分企業(yè)認為這兩部分沒有關系,“對買個設備看得見的東西,覺得這個值,花個錢買個指令性的東西,就覺得這個錢花得比較冤枉,所以這還是一個認識問題?!?/p>
他認為,“兩張皮”現象,在小型企業(yè)里邊尤其普遍,“這是大家要提高認識層面上的東西?!?/p>
對于大型企業(yè)的量化融合,蔡蘇昌表示,普遍企業(yè)缺乏信息化的規(guī)劃,“而且個別企業(yè)經濟狀況比較好一點的,在信息化實施過程中會走入誤區(qū),求大、求全、求高。”
信息化一定是高起點規(guī)劃,但要量力而行,分步實施,夠用就好。蔡蘇昌對此表示,“因為信息技術發(fā)展太快了,如果你不是分步實施,一下全部到位,和你生產技術人員不匹配,你就會在信息化層面造成浪費?!?/p>
在蔡蘇昌看來,陜西還存在信息化發(fā)展不平衡,不同群體、行業(yè)之間,特別是相關地市之間的差距比較大的。
核心:頂層設計
“讓信息跑?!?/p>
這是蔡蘇昌在談到信息化的目標時,從讓信息化全面為社會服務這個基本觀點出發(fā),提出的基本原則。
他說,信息化要遵循的原則,首先是要必須明確信息化的目標是什么。信息化的目標第一個,要推進現代信息化技術,主要指網絡技術、計算機技術、通信技術;信息化是技術進步拉動下,與全社會方方面面發(fā)生關系的熱門話題;“對于我們要推動社會進步,要建設信息化基本原則而言,首先要讓信息化為全面服務,為社會服務,這里有一個標志性的東西,那就是你要讓信息跑,不要讓部門跑。所以信息化做得好不好,不管哪個行業(yè)評價它,它都有一個基本原則就是信息跑,而不是部門跑,不管話說得多好,這都是最基本的標志。”
“這就要求我們必須要搞好頂層設計?!辈烫K昌說。
“其次,在信息資源共享方面,基礎資源必須共享?!辈烫K昌說,“而且,目前各部門共享的欲望也是很強烈的?!?/p>
他說,我國目前的信息化的推動是靠政府引導的,國家“十二五”工程推動了信息化發(fā)展,“起初階段,大家還沒有共享的意識,但發(fā)展到今天,我們會發(fā)現,‘十二五’工程在推動信息化發(fā)展過程中,也產生了行業(yè)壁壘。今天各行業(yè)之間都有共享的欲望,要為老百姓服務,要實現讓信息跑,不讓人跑,靠一個部門是沒辦法實現的,必須拿出一部分信息和別的部門共享,所以信息要共享,而基礎資源更要共享。所以共享這一點,將來一定是我們在建設信息化過程中,各方必須遵循的一個原則。”
“除此之外,信息化必須以需求為主導,以應用為目的,不能為了建設信息化而建設信息化?!辈烫K昌說。
在他看來,這對頂層設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從頂層推動信息化建設,從而避免不必要的重復建設?!?/p>
兩網、四庫、兩中心、一平臺。這是陜西的頂層設計路徑。
兩網就是電子政務的內網和外網,內網供公務員辦公使用,外網供政府各部門為百姓辦事使用,以便公開社會信息。
四庫就是人口庫、法人庫、地理信息庫、宏觀經濟庫。蔡蘇昌說,人口庫、法人庫、地理信息庫三個庫已經建成并部署到陜西省信息化綜合服務中心,“其中人口庫的建立特別值得一提,它是省計生委用兩年時間完成的,對我省的人口普查工作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人口準確率以月為單位,也就是說將每個月人口變化的情況以月為單位進行統(tǒng)計,人口變化情況準確到月,這在全國尚屬首例,所以國家人口計生委數據庫建設現場會選在陜西召開?!?/p>
而地理信息庫是由省市兩級共建的,省級已經建成,市級大部分地市今年年底建成,“宏觀經濟庫是由統(tǒng)計局在建,預計年底建成?!辈烫K昌透露。
兩中心是省、市兩級信息化綜合服務中心。目前,省級信息化綜合服務中心已經建成投入,在去年12月全省數字城市現場會上,陜西省常務副省長婁勤儉對全省提出了要求,要求今年年底之前各市要把市級信息化綜合服務中心建好。
一平臺就是指縣級這一平臺,據了解,縣級服務平臺也在全省數字城市現場會上部署的,要求各縣在今年年底建成,“實際上由于各市的財力狀況不同,有的縣是可以建成,有的市也有客觀情況會推后一些,但是各個地市、各個縣都非常重視,都在大力推進?!辈烫K昌說。
目標:數字陜西
根據規(guī)劃,“十二五”期間,陜西在信息化方面將實現六大目標?!笆紫仁窃谛畔⒒矫嬉^續(xù)保持西部第一,在全國的層面進入第一階梯有一些困難,但我們要做到第二階梯的前列?!辈烫K昌說。
“十一五”期間,陜西58%大中型企業(yè)達到信息化集成應用階段,“十二五”期間將達到80%。
其他的目標,除了上述的兩網四庫、兩中心一平臺今年建成之外,“‘十二五’期間,陜西將城鄉(xiāng)一體化醫(yī)保系統(tǒng)、城市一卡通覆蓋主要城市。而信息化的水平指數將超過0.8。
“還有一個目標就是通過信息化應用促進城鄉(xiāng)一體化。”蔡蘇昌稱。
這事實上就是數字陜西。在蔡蘇昌看來,數字陜西首先是高速寬帶網,含義是以無處不在的高速寬帶網為支撐,“我們目標是在2015年,在農村實現4兆,城市達到20兆。我們還安排了3G的網絡覆蓋、寬帶網的融合等工程?!辈烫K昌說,陜西將大概投資131.5億元,打造一個覆蓋全省的高速寬帶網絡。其次是以西安、寶雞、咸陽等智慧城市為引領,實現數字陜西。
在全省沒有提智慧陜西,提的數字陜西,之所以有提法上的區(qū)別,在蔡蘇昌看來,陜西目前只有個別城市是可以做到智慧城市?!跋裎靼?、寶雞和咸陽具備這樣的條件,理所當然還有一些追趕的,延安、榆林、渭南追趕的勢頭很快。”
此外,“十二五”期間實現信息技術的廣泛應用,“主要是信息產業(yè)在社會服務層面上、電子商務層面上能夠跟上社會的要求?!?/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