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到全國兩會,網絡平臺就愈發(fā)熱鬧,一些人大代表、政協(xié)委員和網友互動,公開征集意見,更激發(fā)了廣大網友的參政議政熱情。網絡問政如帶雨春潮,激流涌動。
為有源頭活水來
全國人大代表、新光控股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周曉光說:“來北京前,許多‘微友’就托我捎句話到北京,多關注看病貴這個涉及千家萬戶的民生話題?!?/p>
兩會開幕前,全國人大代表、青海省委書記強衛(wèi)做客人民網,在“兩會來了,我托書記省長捎句話”活動中,集中回復了網友13條涉及青海發(fā)展的建言。
全國人大代表、TCL集團董事長李東生在微博上寫道,“兩會即將召開,我作為人大代表將在人大會議提出改善民生的議案或建議,我愿意開放微博平臺,聽取各位博友的聲音。”
全國人大代表葉青每年帶到兩會上的議案和建議,不少是網民與他通過博客、電郵討論出來的。葉青說:“我寫博客是為了讓大家天天都可以看到我在想什么做什么,大家可以給我講心里話,也監(jiān)督我是否履行好了職責,督促我是否真正為人民當好代表。”
代表通過網絡和網友“傳情”,代表團的問政平臺也格外忙碌。今年兩會,重慶網絡問政平臺聯(lián)合重慶手機報、重慶3G門戶開通“全國兩會直通車”,讓網友在網絡問政平臺微博留言,欄目組會把網民的心聲帶到會上。
“我有問題問總理”、“我對兩會有話說”、“我給代表捎個話”、更是各大網站每年必推的經典欄目。今年,法制網“帶著您的問題上兩會”欄目通過網友投票調查顯示,物價上漲、社會保障、司法公正、食品安全、反腐倡廉等問題最為網友關注。
2011年被稱為“微博問政元年”,全國人大代表、二炮文工團歌唱演員李丹陽去年曾建議實行微博實名制,引起代表委員和網友的激烈辯論。一年后的今天,微博問政已如雨后春筍,遍地開花。
據(jù)統(tǒng)計,在新浪微博實名認證的兩會代表將近800人,在騰訊開通微博的兩會代表有240多人。
全國人大常委朱永新在各大網站都開通了自己的微博,聊教育、談人生,其粉絲已累計突破350萬人。
全國人大代表、浙江紡織服裝職業(yè)技術學院院長王梅珍成了“微博達人”,聚集了近5萬粉絲。
每一個代表背后,都有千千萬萬個網民,他們的意見,他們的囑托,通過代表帶到兩會,這是政治民主的最佳體現(xiàn)?!皢柷牡们迦缭S,為有源頭活水來?!睆V大群眾就是源頭活水,是執(zhí)政之基,力量之源。
紙上得來終覺淺
網絡可以在短期內匯集民意,但代表委員不能因為有了網絡,而放棄深入基層。問是基礎,行是關鍵。尤其是政府政務公開平臺,不僅要通過網絡了解問題,還要實事求是地調查問題,解決問題。
廣東省最早搭建網絡問政平臺,“捎給汪洋書記的話”,“有話問省直機關”等欄目深得人心,僅給汪洋書記的留言就多達8萬多條。汪洋書記每年通過網絡給大家拜年,通過各種渠道將網上反映的問題調查解決,落到實處。
中國社科院《中國社會輿情與危機管理報告(2011)》顯示,截至2011年7月,我國已開通并認證的政府機構微博有1300多個,其中公安微博692個,政府機構216個,官員426個。
全國人大代表、浙江奉化市滕頭村黨委書記傅企平認為,網絡問政應該是一個雙向的過程。一方面,網民通過網絡參與政治生活,參與部門決策;另一方面,政府通過網絡了解民意,匯集民智。但有問不答的網絡問政只是一個“半拉子工程”。
青海省在答復網友問題上走在前列,強衛(wèi)先后對700多條網友反映的征地補償、交通出行、飲水安全、冬季供暖、工程質量、環(huán)境污染、工資待遇等問題作出批示,使一些群眾反映強烈的涉及民生的熱點難點問題得到有效解決。
被網民稱作“最敬業(yè)的縣政府網站”的陜西省合陽縣政府網站,從2009年起,縣政府相關部門就對網民在這里反映的問題逐一回復,回復率基本保持在100%。因而被網友毫不猶豫頂起,成為網上網下熱點。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如何把虛擬的網絡和實際聯(lián)系結合起來,把網上的意見和建議落到實處,才是網絡問政的關鍵和精髓。
手把紅旗旗不濕
中國互聯(lián)網絡信息中心《第27次中國互聯(lián)網絡發(fā)展狀況統(tǒng)計報告》數(shù)據(jù)顯示,我國現(xiàn)有互聯(lián)網用戶4.57億以上,長期在線網民3億以上,官方政務微博2400多個,個人微博博主6311萬,具有一定影響力度的個人微博達1000萬以上,手機使用微博率達到總用戶的15.5%。網絡已經成為公眾行使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和監(jiān)督權的重要渠道,公眾通過互聯(lián)網關注社會現(xiàn)象、發(fā)表不同意見、參與公共事務的意識與熱情空前高漲。
網絡如海,網民以博客、播客、拍客、曬客等多種身份出現(xiàn),直接面對全世界發(fā)布消息,影響公眾,形成了巨大的輿論壓力。在千變萬化,波譎云詭的網絡浪潮中,怎樣才能做到“弄潮兒向濤頭立,手把紅旗旗不濕”?政府部門應該探尋全新的管理和應對模式。
網絡問政走向制度化就是一個創(chuàng)新。安徽省十一屆人大三次會議上,政府工作報告明確提出“要更加關注人民群眾的新期待,創(chuàng)新聯(lián)系群眾方式,支持鼓勵網絡問政”。這是網絡問政首次被寫入地方兩會的政府工作報告之中。隨后湖南、廣州等地也陸續(xù)將網絡問政寫進政府工作報告。
網絡問政在我國蓬勃發(fā)展,已得到廣大網友的認可和贊同,且被寄予厚望。愿網絡問政一路走好,問得天更藍,水更清,人民生活更幸福。